成人片黄网站色大片免费观看cn,日韩欧美激情免费a片影院卜,亚洲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浪潮,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不卡

RTD實時動態碼相位差分技術的原理

物聯方案

2020年03月26日

RTD(Real Time Differential),實時動態碼相位差分技術。實時動態測量中,把實時動態碼相位差分測量稱作常規差分測量,RTD的精度在1-5 m內是比較穩定的。因為在實時動態測量中,最先在碼相位測量上引入差分技術,所以把實時動態碼相位差分測量稱作常規差分GPS測量技術。


RTD由下列三部分組成;

1. 基準臺衛星接收機及接收天線;

2.移動臺衛星接收機及接收天線;

3.數據傳輸包括校正值處理與數字調制解調器,數據發射機及數據接收機。


RTD系統使用的衛星接收機單頻機就可隊但要求接收通道要盡可能的多,基準臺要有10個以上接收通道,標準配置是12個通道。這是為了能接收到所有通過的衛星,以保證其它移動臺因環境差異不能接收到全部通過衛星時,仍能對應基準臺有4個以上衛星進行選擇的可能性。


實施RTD的關鍵是數據傳輸鏈,基準臺要將大量的信息傳送到移動臺,差分定位精度的好壞與差分校正值的更新率與數據傳輸的準確性密切相關,因此對數據鏈的要求是數據傳輸準確可靠,速度快。一般要求數據傳輸的誤碼率應小于10’,差分數據的更新率應小于 10 S。


RTK和RTD的主要區別:

RTK:載波相位(L1、L2)差分技術

RTD:碼(C/A碼、P碼)差分技術

兩者最大區別在解算精度的差異上,RTD的精度只能達到亞米級,而RTK采用雙頻可以達到厘米級。




更多相關文章

More related articles

  • 一文搞懂運維團隊的災難恢復全流程

  • 保障業務的關鍵:有效的災難恢復策略

  • 提升安全性:分析與事件管理的重要性

  • 技術知識 | 如何體現日志分析環節的作用

  • 朗致物聯2025年度春節放假安排

  • 開發人員為什么講日志分析很重要?

  • 測試人員有哪些常用調試策略?(下篇)

  • 測試人員有哪些常用調試策略?(上篇)

  • 測試人員需要調試的代碼錯誤有哪些?

  • 車輛管理系統的測試與調試流程說明?